<output id="rfdpd"><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noframes id="rfdpd"><pre id="rfdpd"><pre id="rfdpd"></pre></pre>

<output id="rfdpd"></output>

<p id="rfdpd"></p>

<menuitem id="rfdpd"><p id="rfdpd"></p></menuitem>

<listing id="rfdpd"></listing>

<listing id="rfdpd"></listing>
<delect id="rfdpd"><address id="rfdpd"></address></delect>

<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pre id="rfdpd"></pre>

<address id="rfdpd"></address>

<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menuitem id="rfdpd"><listing id="rfdpd"><address id="rfdpd"></address></listing></menuitem>

<listing id="rfdpd"><p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pre id="rfdpd"><noframes id="rfdpd"><p id="rfdpd"></p>

<output id="rfdpd"><listing id="rfdpd"></listing></output>
<pre id="rfdpd"><p id="rfdpd"></p></pre>

<output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listing id="rfdpd"></listing>

<menuitem id="rfdpd"></menuitem>
<noframes id="rfdpd"><menuitem id="rfdpd"></menuitem>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強工業穩增長 (2022-2024年)等十個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號
620700004/2022-01199
文號
張政辦發〔2022〕154號
關鍵詞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公開形式
主動公開
責任部門
市工信局
生成日期
2022-12-02 09:48:20
是否有效

張政辦發〔2022〕154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強工業穩增長

(2022-2024年)等十個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及省屬駐張各單位:

《強工業穩增長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4年)》等十個工程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組織實施。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1日


強工業穩增長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穩增長目標任務,制定強工業穩增長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二、發展重點

(一)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充分發揮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引領作用,推動煤炭、冶金建材、化工、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9條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每季度梳理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目錄和需協調解決的突出問題清單,及時協調解決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難點問題,切實保障鏈主企業和配套企業連續穩定生產。每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產供銷對接活動,積極搭建工業企業信息共享交流平臺,暢通物流、技術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實現上下游企業有效銜接,確保重點企業穩產增產。(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府金融辦、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強化生產要素保障服務。全面樹立“要素跟著項目走”的鮮明導向,持續強化生產要素服務保障力度,資金、勞動力等要素適度向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工業園區傾斜。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聯合協調機制作用,有序推進《電力和電煤保供方案》《電煤保障應急預案》《天然氣分級保供應急預案》等年度保供方案的落實,切實保障“迎峰度夏”“冬季供暖”等關鍵時期要素保供。加快推進國家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張掖LNG儲備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電煤供應量穩定在150萬噸、管道天然氣供應量穩定在5500萬立方、民用煤供應量穩定在20萬噸、鐵路貨運量保持在300萬噸。(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市交投公司、中石油昆侖燃氣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推動項目建設形成增量。加快推進東水泉煤礦年產90萬噸礦井改造提升、宏能煤業公司180萬噸產能核增、新唐礦業3號和5號礦井建設、平山湖煤田開發項目等一批大中型現代化礦井項目,促其盡早投產運行,力爭全市煤炭產能達到500萬噸以上,煤炭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持續推動維爾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噸硼同位素系列產品、河西硅業公司20萬噸硅系新材料、“十四五”風光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均建成投產重點工業項目50項以上,確保每年新增工業總產值10億元以上,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創造增量。(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四)加大升規入庫培育力度。深入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行動,按照“五個一批”的思路,每年建立不少于40戶企業的 “規下轉規上”培育庫,“一對一”進行幫扶,加大對已經達到或即將達到升規入庫條件企業的指導,聯合市縣統計、稅務等部門對擬培育升規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服務,合力推動企業“規下轉規上”,力爭每年凈增規上企業20戶左右。(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五)引導企業穩產增產達產。在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65戶重點企業落實排產計劃,指導晉昌源、巨龍鐵合金、東水泉煤礦等企業提升產能,支持天祁生物、銀河集團、濱河集團等企業擴大生產,督促新洲礦業等企業加大整改落實力度,盡早復工復產。引導祁連牧歌、昆侖生化等重點企業挖掘生產潛力,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全力推動重點企業穩產達產增產,穩住工業經濟基本盤。(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六)發揮縣區主體作用。以實施“強縣域行動”為支撐,全力支持甘州、高臺、山丹、民樂4個工業主導型縣區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謀劃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培育優勢產業鏈,提升產業競爭力。甘州區著力打造綜合能源及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冶金、醫藥化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高臺縣著力打造鹽硝精細化工、清潔能源、煤炭循環利用等產業集群,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以上。山丹縣重點打造清潔能源、煤炭循環利用等產業集群,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以上。民樂縣重點打造中藥材、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酒飲料制造、化工等優勢產業,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臨澤縣聚力凹凸棒石、通用航空、新能源、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肅南縣著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綠色有機畜產品等優勢產業集群,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七)精準開展涉企服務。發揮“助企聯絡員”和工作專班作用,全面梳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強化部門協調會商機制,實行銷號管理、分層級交辦制度,努力提高問題辦結率。持續做好領導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工作,指導企業用活、用好、用足政策,推動惠企政策精準落地見效,做好企業減負工作,增強企業獲得感滿意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人社局、市政府金融辦,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八)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壓緊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指導工業企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強化網絡化疫情防控管理,抓實抓細安全生產防范工作,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進一步規范化工園區安全管理,落實《甘肅省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持續推動安全生產三年專項行動,全力以赴筑牢守好安全生產堤壩,堅守安全責任底線,為工業經濟穩增長創造良好條件。(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根據省市縣三級調度工作機制,持續落實縣級領導和科室包抓制度,定期不定期深入縣區和企業調研,適時組織召開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議,持續加大調度力度和頻次,著力解決制約工業經濟穩增長的突出問題,持續做好調度監測分析,最大限度挖潛增效、釋放產能、力促滿負荷生產,努力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強化重點項目調度力度。以“三個清單”項目為抓手,對列入投資項目清單的工業項目建立完善領導包抓、部門跟進、要素保障、督查考核等工作機制,建立從項目建設前期、建設準備、建設實施、建設驗收、建成投運的全流程、全周期調度機制。開展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協調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用工、用電、用水、用地、融資等問題,推動項目業主加快履行協議、加快到位資金、加快開工建設和加快竣工投產。

(三)強化包抓服務企業制度。持續完善助企聯絡員制度,充分發揮助企聯絡員作為工信部門與企業聯系溝通、服務協調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全面落實領導聯系包抓縣區、分級調度等工作制度,市縣兩級工信部門實現扁平化運行,定期深入企業調研掌握進展情況,全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

(四)強化問題解決協調機制。進一步拓寬企業反映問題信息渠道,建立企業信息直報制度,構建信息直通機制,完善企業反映問題調度臺賬。發揮好工作專班作用,落實重點問題報告制度,強化部門協調會商機制,采取“一企一策”,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強工業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制定強工業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補短板、鍛長板、強企業”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全市新材料、化工、冶金建材、智能制造、數據信息等重點產業鏈,通過中小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

2022年,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中小企業各項指標均實現新突破。積極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全年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戶以上,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戶以上。力爭到 2024年,全市規上企業達到280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30戶以上。

表1   主要指標值及預期目標

單位:戶

指標

2021年

2022年

目標

年均

增速

2024年

注冊企業

38279

41724

9%

50133

其中:工業企業

2283

2465

8%

2862

規上工業企業

201

221

8.5%

260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32

38

13.2%

50

其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

5

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10

30

二、發展重點

(一)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打造具有持續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群體。啟動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落實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對培育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獎勵。各縣區、張掖經開區根據年度目標任務,確定梯度培育名單,并制定培育計劃和措施,建立聯系幫扶制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序號

縣區

企業名稱

主要產品

培育

年度

企業

聯系人

聯系電話

1

甘州區

甘肅傳祁乳業有限公司

乳產品

2023

李峰

18995176299

2

甘州區

張掖市金盛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中藥飲片

2023

李先盛

13993613529

3

甘州區

張掖市德華飼料有限公司

飼料及飼料添加劑

2023

李艷君

18993612225

4

甘州區

甘肅雪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

啤酒麥芽生產

2023

何立瑞

13830650900

表2   2023年-2024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

5

甘州區

甘肅譽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農業機械制造

2023

王英

13689328931

6

甘州區

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

食用菌

2023

劉莉

18706073533

7

甘州區

甘肅遠大節水有限公司

PVC、PE管材生產

2024

盧自金

13993662468

8

甘州區

張掖市金澤木業有限公司

高密度中纖板

2024

屈連虎

18293620707

9

甘州區

甘肅天業節水有限公司

PVC管材

2024

譚新民

13809362886

10

臨澤縣

甘肅佳林萬佳木業有限公司

密度板生產

2023

胡宏啟

18109366888

11

臨澤縣

甘肅鴻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食用菌生產加工

2023

韓棟

18993649777

12

臨澤縣

甘肅融萬科技有限公司

凹凸棒石干法提純粉體、石膏精粉

2023

趙亞斌

13993956239

13

臨澤縣

甘肅天潤匯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番茄醬、脫水蔬菜

2024

閆作明

18910188383

14

臨澤縣

臨澤縣奮君礦業有限公司

土壤改良劑、化妝品等

2024

王增君

18993653285

15

高臺縣

甘肅泰聚環??萍脊?/span>

脫硫脫硝劑

2023

王杰

15061978885

16

高臺縣

甘肅旺達綠禾肥業有限責任公司

復混肥、有機肥

2023

孫兵

15309364779

17

高臺縣

張掖市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

石腦油、柴油、重油

2023

王廷業

15894923968

18

高臺縣

甘肅永鴻染化有限公司

吐氏酸

2023

焦國富

13802038113

19

高臺縣

甘肅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丙酰三酮

2024

孫長青

19993633888

20

高臺縣

甘肅豫中明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間苯二酚

2024

張全霞

15836114584

21

高臺縣

高臺縣天鴻生化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免疫馬血清

2024

劉根順

15970245239

22

高臺縣

中湖鹽股份有限公司

精制鹽

2024

孫曉麗

15593666888

23

高臺縣

甘肅云昊科技有限公司

醫藥中間體

2024

周云

13815082292

24

山丹縣

山丹縣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

啤酒麥芽

2023

白永莉

18919973401

25

山丹縣

山丹縣精海農副產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瓜子

2024

朱紅

18993630088

26

民樂縣

民樂縣豐源薯業有限責任公司

馬鈴薯精淀粉、粉皮等

2023

張之棟

13830633841

27

民樂縣

張掖菜源商貿有限公司

洋蔥、紅椒等脫水蔬菜

2024

李濤

13993645312

28

肅南縣

張掖市三益化工外貿有限公司

氟化鋁

2024

楊坤滋

18293612710

(二)推動企業“規下轉規上”。按照“五個一批”要求,年均精準篩選40戶以上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工業小微企業和新建項目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建立升規企業動態培育庫,按照“一企一策”實施動態監測培育,按月開展分析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表3   2023年-2024年“規下轉規上”培育庫

序號

企業名稱

主導產品

升規類型

計劃入規時間

所在

縣區

1

甘肅犇牛農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飼料收獲機、深松機、旋根機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2

張掖福盈豪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糧食加工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3

張掖錦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甲醛及其衍生物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4

張掖市建隆鋼結構加工有限公司

裝配式建筑鋼結構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5

張掖市鴻瑞工貿有限公司

墻體砂漿膩子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6

張掖市銀星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環保涂料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7

甘肅絲路今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乳膠漆、真石漆、水包水、水包砂、保溫裝飾一體板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8

甘肅億楚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金屬門窗制造、玻璃制品制造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9

甘肅中翔石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石油鉆井泥漿助劑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10

甘肅潤雨豐節水有限公司

滴灌帶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11

張掖市清潔環保有限公司

餐廚垃圾回收處理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12

張掖市森祥建材有限公司

石料加工、瀝青拌合、新型環保節能預制磚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13

中船風電(張掖)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風電

新建項目

2023

甘州區

14

張掖市有年金龍馬鈴薯雪花全粉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馬鈴薯雪花全粉

小升規

2023

甘州區

15

甘肅麥祁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農產品加工區服務、谷物種植

新建項目

2024

甘州區

16

張掖市萬利物資有限責任公司

混凝土

新建項目

2024

甘州區

17

張掖興旺利民農用制品有限責任公司

泡沫箱子

新建項目

2024

甘州區

18

甘肅祁連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糧食收購、肥料生產

新建項目

2024

甘州區

19

張掖市香滿域調味品有限公司

調味品、食用植物油加工

小升規

2024

甘州區

20

甘肅共享化工有限公司

工業糠醛

小升規

2024

甘州區

21

臨澤縣奧泰礦業有限公司

鐵精粉

小升規

2023

臨澤縣

22

甘肅丹澤橡塑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廢舊輪胎回收加工

新建項目

2023

臨澤縣

23

臨澤縣肅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臨澤縣

24

臨澤縣鴻飛新能源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4

臨澤縣

25

臨澤縣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4

臨澤縣

26

甘肅鑫卓越硅業有限公司

硅石開采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27

中船風電(高臺)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新能源裝備制造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28

高臺縣杭泰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光伏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29

張掖市立隴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30

甘肅電力投資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31

甘肅瑞海晟豐貿易公司

精細化工

新建項目

2023

高臺縣

32

高臺縣銀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儲能設備制造

新建項目

2024

高臺縣

33

張掖市隴睿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風電裝備制造

新建項目

2024

高臺縣

34

甘肅普慧爾新材料有限公司

精細化工

新建項目

2024

高臺縣

35

甘肅首途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煤炭循環利用

新建項目

2024

高臺縣

36

甘肅偉力得綠色能源有限公司

儲能電池制造

小升規

2023

山丹縣

37

山丹縣焰中新能源開發公司

光伏發電

小升規

2023

山丹縣

38

甘肅山丹協合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風力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山丹縣

39

甘肅輝宇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光伏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山丹縣

40

國家電投集團甘肅新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山丹縣

41

甘肅黑河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光伏發電

新建項目

2023

山丹縣

42

張掖市云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腸衣加工

小升規

2023

山丹縣

43

山丹日昌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石料加工

小升規

2024

山丹縣

44

山丹馬場食品加工廠

牦牛肉干加工

小升規

2024

山丹縣

45

甘肅利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含氟新材料

新建項目

2023

民樂縣

46

張掖市遠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洋蔥加工

小升規

2023

民樂縣

47

甘肅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伏組件

新建項目

2023

民樂縣

48

民樂國衡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集中供熱

新建項目

2024

民樂縣

49

民樂縣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萬壽菊顆粒加工

小升規

2024

民樂縣

50

肅南祁連山水泥公司

水泥

新建項目

2023

肅南縣

51

肅南縣眾合必拓礦業有限公司

鐵精粉

新建項目

2024

肅南縣

(三)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圍繞綜合能源及裝備制造、新材料、農畜產品加工、精細化工、智能制造和數據信息六大產業基地,構建“龍頭+配套”生態圈。支持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鏈主”支撐引領作用,加大關鍵技術、材料、零部件、整機的全鏈條培育,補短板鍛長板,在技術攻關、產品配套、銷售渠道、資金融通等方面,帶動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中小微企業進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建立市縣聯動機制,適時舉辦中小微企業與龍頭企業配套合作對接活動,推動大中小企業構建穩定配套聯合體,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四)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借助進出口博覽會、廣交會、張交會、蘭洽會、藥博會等節會平臺,積極引導企業參與線上線下展銷推介活動。持續加大惠企紓困政策落實,幫助中小微企業宣傳自有品牌、推廣特色產品、拓展廣闊市場,千方百計推動中小微企業穩產達產、做大做強。支持本土特色產品更多地參與線上銷售,打破地域空間限制,充分開拓國內市場,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加強本地企業之間開展供需對接和交流合作,通過開展互采互購專項活動,加強企業間協作配合,促進上下游相關產業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五)建立服務中小企業長效機制。建立升規培育企業走訪聯系制度,構建問題會商解決機制,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從政策支持、要素集聚、成本控制、管理提升、市場拓展等方面,分層次、分類別、有針對性地加強現場幫扶及專家指導,幫助企業提振發展信心、理清發展思路、增強發展活力,聚力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聚焦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生產性服務和制造業深度融合,依托重點企業與科研院所,積極引進先進科技資源要素,著力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生產要素集聚、品牌效應明顯、配套功能完善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示范區。以農畜產品加工、化工、冶金建材等傳統領域為重點,建設涵蓋外觀設計、結構設計、試驗認證、環境設計、工業生產線設計等服務內容,大力提升工業設計能力,促進工業設計成果轉化應用。(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七)發揮部門協同聯動作用。加強市縣工信、統計、稅務等部門間的溝通協作,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及業務指導,幫助入規企業熟悉申報審核流程。工信部門重點做好升規企業培育服務工作,對中小微工業企業和新建投產的工業企業做好動態監測,提供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做好原始臺賬管理,指導企業在達到升規標準后按時提交申報資料;統計部門重點做好升規企業統計監測工作,指導已提交申請的擬升規企業進一步完善申報資料,做好統計報表管理,幫助企業盡快納入規上工業統計范圍并成功入庫開展監測統計;稅務部門重點做好相關稅收政策的宣貫工作,堅持事前宣傳輔導、事中過程監控、事后分析督導,適時開展稅務檢查,督促企業誠信經營,確保應統盡統。(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惠企政策落實。認真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若干措施、《張掖市關于進一步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措施》《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帶動作用,激發企業升規主動性、能動性。(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加強督查考核。對各縣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季度評價、年度量化考核,充分運用考核結果,進一步激發各級各部門抓好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大對“規下轉規上”“專精特新”等重點中小企業運行情況的監測分析和跟蹤服務;實行支持中小企業政策落實月報告制度,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推動各類惠企政策落實,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市工商聯,各縣區政府)

(三)加大宣傳力度。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民營企業集中服務月活動,加大“規下轉規上”“專精特新”政策宣貫力度,充分發揮涉企政策精準推送服務平臺作用,不斷增強政策推送的精準性和覆蓋面,最大限度提高企業對政策的知曉度,切實將惠企政策快速精準落實到企業。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培育更多優質市場主體,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氛圍,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稅務局,各縣區政府)

強工業強鏈補鏈延鏈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制定強工業強鏈補鏈延鏈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2年計劃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項目119項,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26.7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以上。力爭到2024年底,新材料產業鏈產值突破25億元,化工產業鏈產值突破310億元,智能制造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數據信息產業鏈產值突破30億元。

二、發展重點

(一)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鏈。以臨澤凹凸棒石科技產業園為載體,充分發揮中科院蘭化所等科研機構作用,支持融萬科技等企業加快推進凹凸棒石黏土精加工及高值化利用項目建設,加大新材料、伴生礦、功能材料等方面產品研發力度,促進凹凸新材料產品從初級向中高端延伸。(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臨澤縣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1:擬實施的新材料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臨澤縣5萬噸凹凸棒石高科技環保及汽車輕量化材料加工項目,計劃投資20000萬元。

2.臨澤縣凹凸棒石生活及日化基料生產項目,計劃投資20000萬元。

3.臨澤縣凹凸棒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8000萬元。

4.臨澤縣5萬噸凹凸棒石食藥品干燥劑吸附劑加工項目,計劃投資15000萬元。

5.臨澤縣凹凸棒石脫色劑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1000萬元。

6.臨澤縣凹凸棒石醫藥載體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1000萬元。

7.甘肅省臨澤縣凹凸棒石科技創新示范園區,計劃投資100000萬元。

8.臨澤縣凹凸棒石/陶瓷復合超濾膜項目,計劃投資25000萬元。

9.臨澤縣凹凸棒石橡膠、塑料材料補強劑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10.臨澤縣凹凸棒石抗病毒及除甲醛復合材料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11.臨澤縣凹凸棒石功能涂料及抗菌衛生陶瓷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8900萬元。

(二)不斷延伸化工產業鏈條。力爭利用3年時間,化工產業產值突破310億元,其中精細化工產業產值突破210億元;煤化工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1.做大做強精細化工產業。高臺工業園區鹽池工業園重點發展以農藥、醫藥、染料、涂料、日化、助劑催化劑、新材料加工等為主的精細化工產業,著力打造“芒硝→元明粉和硫化堿→二甲基二硫→甲基磺酰氯、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二乙基甲苯二胺等下游助劑和中間體產品→硫酸鈉→硫化堿”的循環發展鏈條。民樂工業園區化工產業園依托硼同位素項目,重點構建延伸“三氟化硼→硼酸、三氟化硼10、三氟化硼11→硼鋼、硼酸10→碳化硼10、靶向治療硼藥”產業鏈條。張掖經開區化工產業集中區著力打造“黃磷、液氯、醇類、苯類→中間體→原藥→制劑”的農藥化工產業鏈。(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2:擬實施的精細化工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甘肅普慧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15萬噸精細化工產品及副產品項目,計劃投資3.85億元。

2.甘肅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二碳酸二叔丁酯項目,計劃投資3200萬元。

3.甘肅安隆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二苯甲酰甲烷(DBM)、800噸3.5-二氯苯胺、1000噸N-乙基咔唑及副產1000噸甲醇改建項目,計劃投資6500萬元。

4.張掖鼎圣化工有限公司5000t/a丙酰氯及配套5000t/a精品亞磷酸項目,計劃投資4500萬元。

5.張掖市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3-二氯吡啶產業鏈系列項目,計劃投資8600萬元。

6.張掖恒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4,6-二甲氧基-2-甲磺?;奏ろ椖?,計劃投資8000萬元。

7.甘肅秦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二硫生產線擴建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8.高臺北坡鹽業有限公司工業副產鹽綜合利用項目,計劃投資20000萬元。

9.甘肅豫中明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噸對氟苯胺、300噸對氟苯酚、1000噸對氟硝基苯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8000萬元。

10.張掖恒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嘧啶、1500噸雙草醚酸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

11.甘肅瑞盛鑫化工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聚酯樹酯及配套樹脂粘合劑項目,計劃投資60000萬元。

12.甘肅維爾沃新材料公司年產100t硼同位素系列產品項目,計劃投資17050萬元。

13.張掖市錦拓生物科技公司年產10000噸糠醛合二期年產5000噸香料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4480萬元。

14.甘肅通試試劑公司高純無機氟化鹽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15.民樂縣精細化工產業園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00000萬元。

2.發展壯大煤炭清潔循環利用產業鏈。加快推進煤炭清潔循環利用延鏈補鏈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高臺南華工業園化工產業集中區建設,重點支持晉昌源120萬噸搗固煉焦重點項目建設,加速形成涵蓋“原煤→焦油、煤氣→甲醇、氫氣→醇基燃料、粗苯加氫→環?!履茉础钡拿禾垦h利用產業鏈。(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3:擬實施的煤炭清潔循環利用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120萬噸/年搗固煉焦項目,計劃投資212640萬元。

2.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12兆瓦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計劃投資6547萬元。

3.甘肅首途新能源公司10萬噸/年焦化粗苯加氫項目,計劃投資18600萬元。

4.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1000萬噸/年物流園項目,計劃投資30000萬元。

5.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南華工業園油氣合建站項目,計劃投資1800萬元。

6.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8萬噸/年ZKL粉煤熱解中試項目,計劃投資1265萬元。

7.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加氫處理項目技改工程,計劃投資5675萬元。

8.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計劃投資1530萬元。

9.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10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2918萬元。

10.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1000Nm3/h高純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1600萬元。

11.張掖晉昌源煤業公司600萬噸/年尾礦回收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293000萬元。

(三)推動冶金建材產業鏈發展。圍繞全市現有鐵合金冶煉、水泥、商砼、環保建材等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支持骨干企業穩產增產擴產、延鏈強鏈補鏈。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產品,開發PVC、PE管材、滴灌帶節水材料等新產品。依托河西硅業新材料有限公司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等重點項目,打造“硅石—工業硅—高純多晶硅—光伏發電—硅基材料—建材”綜合產業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利用鐵合金生產中的爐渣等資源,開發生產超微細粉混凝土添加劑、壓制免燒磚等產品。引導建材企業采用環保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循環經濟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4:擬實施的冶金建材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張掖市萬利物資年產32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及相關衍生品項目,計劃投資6000萬元。

2.甘肅益晟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年產30000立方米保溫裝飾一體板掛件加工及結構膠分裝與儲存項目,計劃投資500萬元。

3.張掖市澤瑞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澤瑞建材裝配式輕質復合節能墻材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4.潤雨豐節水年處理廢舊塑料及滴灌帶6000噸造粒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5.甘肅鑫卓越硅業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噸石英砂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2000萬元。

6.甘肅韻強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砂石資源及新型節能建材加工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

(四)著力構建智能制造產業鏈。加快建立千人規模的大型數據標注基地和無人駕駛測試基地,構建集數據采集、存儲、加工、計算、交易、應用等于一體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基地。拓展智能駕駛、高精地圖、自主泊車、領航輔助駕駛等汽車智能化服務和基礎數據加工、計算等產業領域,建立人工智能硬件生產基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電信張掖分公司、移動張掖分公司、聯通張掖分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5:擬實施的智能制造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甘州區和韻空氣智能滅菌殺毒設備生產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2.珠海金方達科技有限公司IT基礎設施智能制造項目,計劃投資100000萬元。

3.中船風電(張掖)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風電機組總裝基地配套智慧運維中心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00000萬元。

4.中船風電(高臺)新能源有限公司風機葉片塔筒生產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0000萬元。

5.甘肅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800兆瓦高效光伏組件生產項目,計劃投資50000萬元。

6.中能建化學儲能電池生產線,計劃投資61900萬元。

7.臨澤縣天合光能3GWh儲能系統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5000萬元。

8.臨澤縣鑫碩新能源發展公司電氣低壓密集母線槽生產項目,計劃投資36000萬元。

9.高臺縣銀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500MWh儲能智能裝備制造項目,計劃投資50000萬元。

10.張掖隴安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風機葉片制造基地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0000萬元。

11.張掖市隴睿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新建年產150套5XMW系列風電整機裝配項目及儲能電池生產總裝項目,計劃投資30565萬元。

(五)聚力打造信息產業鏈。招引以5G設備生產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頭部企業,作為5G產業鏈“鏈主”企業入駐大數據產業園或智能制造產業園,聯合打造集光傳送、光接入、光終端設備于一體的光網設備生產基地和以專屬分布式存儲服務、容災備份、數據快遞服務為主的云存儲基地,提供從話音、數據、MEC、切片、電信云到自動駕駛網絡的5G軟硬件產品。引入金方達、烽火、武漢凡谷、光迅科技、中際旭創、亨通光電、科華數據、海信、科士達科技等5G設備生產企業入駐智能制造產業園。依托電信、移動、聯通、鐵塔公司,消納產業鏈上游企業生產的各類5G通信網絡設施設備,建設并開通運行5G基站2000個以上,向下游用戶提供豐富的5G應用領域網絡服務和產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招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6:擬實施的信息產業鏈重點項目計劃

1.張掖市城投公司張掖大數據產業園二期建設項目,總投資180000萬元。

2.甘肅西溝礦業有限公司綠色智能礦山建設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

3.甘肅濱河集團工業物聯網五級融合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

4.高臺縣宏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人工智能采礦項目,總投資1900萬元。

三、保障措施

(一)狠抓項目建設進度。落實重點項目包抓責任制,建立責任清單,對照年度投資計劃倒排建設工期,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加強與統計部門溝通,及時掌握工業項目的統計入庫情況,指導企業對形成投資及時報入投資統計庫,確保應入盡入、應統盡統。(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甘肅省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產業為重點,通過技改、新建、擴能、補短板等方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立足現有優勢產業,梳理細分產業鏈,挖掘延鏈、補鏈、強鏈項目,通過“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招引全產業鏈項目落地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加大專項資金爭取力度。積極爭取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數據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及早謀劃培育、主動對接支持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集中全市資源幫助企業“首單”“首創”落地,確保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三化”改造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制定強工業“三化”改造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24年,累計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重點項目50項以上,完成投資45億元以上,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

高端化方面,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升產品、服務的質量水平和層次,形成更高附加值和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每年實施高端化重點項目5項以上、培育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7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保持在110家以上。

智能化方面,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規上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不低于全省目標值。5G技術、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智慧礦山等方面應用更加廣泛。每年實施智能化重點項目8項以上,實現主城區和工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全市出口帶寬提升到3200G。力爭到2024年,累計認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5家,完成智慧園區改造2個。

綠色化方面,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信息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進一步融合,每年實施綠色化改造項目5項以上,單位產品平均能耗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末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全市用電量中可再生能源消納不低于50%,工業廢水處置率達到100%。

二、發展重點

(一)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改造

1.實施傳統產業技術改造。重點圍繞農畜產品加工、冶金建材、煤炭等傳統產業領域,以工藝、裝備、產品和管理創新為重點,組織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加快關鍵工序核心設備更新改造,持續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重塑傳統產業動能。(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獸醫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瞄準制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建設公共創新平臺,加大新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每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3.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務,加快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每年培育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或生產性服務企業1戶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4.全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圍繞冶金建材、新材料、化工、智能制造、信息產業五條產業鏈,培育壯大一批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的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加快推進甘州智能制造、高臺化工、臨澤新材料、經開區冶金建材等產業集聚區建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

1.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營造企業智能化發展環境,支持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積極組織推薦有智能化改造需求、有實力的規上制造業企業開展診斷咨詢工作,為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提供精準指導,累計開展智能化改造診斷咨詢企業10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推廣5G技術垂直應用。到2024年建成5G基站3000個以上,滿足工業園區、大型工業企業等場景5G覆蓋要求。推動基礎電信企業與重點工業企業深度合作,夯實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圍繞綜合能源、冶金建材、精細化工、智能制造等行業開展工業設計、生產制造、生產質檢、配料運輸、安全管理等場景的5G應用推廣,加速場景落地由外圍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實施宏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人工智能采礦項目、濱河集團工業物聯網五級融合項目、宏能煤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礦井建設等智能化改造項目,擴大甘肅西溝礦業有限公司5G+智慧礦山“樣板房”示范效應。(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3.推進智慧園區建設。重點推動民樂生態工業園區、肅南祁青工業園區、高臺鹽池工業園區智慧園區建設,實現園區內企業生產、環保、安全、能耗、物流等關鍵數據敏捷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智能響應;水電氣消耗、污水處理排放、大氣污染物排放、危險物處置等實時自動監測;管道、閘門、壓力容器等安全敏感區域智能預警。到2024年,園區內基礎設施網絡化、開發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務精細化、產業發展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1.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動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等行業進行綠色化升級改造。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及綠色園區,推行綠色設計,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提升工業產品節能環保低碳水平。實施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資源綜合利用余熱發電項目、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煤礦綠色礦山綜合治理項目等綠色化改造項目。(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水務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推動“兩高”項目節能技術改造。有序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重點行業存量項目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祁連山水泥、山丹鐵騎水泥通過產能置換實現重組,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切實提升能效水平,實現節能降碳,持續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3.推動清潔生產產業發展。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高效治理相結合,推動工業企業持續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大力推行綠色設計,推廣應用國家鼓勵的工業節能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堅決淘汰列入《國家限期淘汰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工業固體廢物的落后生產工藝名錄》的工藝設備。鼓勵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應用先進適用環保治理裝備,形成穩定、高效的治理能力。(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4.深入推進工業節能降耗。嚴格按照國家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督促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落實節能措施,推動重點用能行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導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鼓勵工業企業對重點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藝環節采用減污工藝和設備,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開展節能診斷服務工作,實現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監察全覆蓋,全力實施好張掖火電廠綠色節能改造項目。(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三化”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積極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不斷加大“三化”改造力度,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突出項目支撐。立足全市煤炭、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重點領域,建立傳統產業“三化”改造項目庫,落實“五個一”包抓責任制,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落實政策支持。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積極爭取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數據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三化”改造重大項目、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等的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數字賦能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加快形成“八個一”數字產業體系,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數字經濟思維能力,增強發展數字經濟本領,把數據信息產業打造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制定強工業數字賦能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圍繞“數字產業化”,以“資源換資金、資金變資產、資產生效益”的模式,引進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培育壯大數據信息產業,數據信息產業占GDP比重持續提升。圍繞“產業數字化”,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增強工業企業產品競爭力,提升企業效益。

通過3年的努力,實現體制機制逐步健全,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產業活力充分釋放,數字應用和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數據信息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到2024年,數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達到3-5家,每年舉辦數字論壇、展會2次以上,全市數據信息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22年翻一番,達到20億元。

二、發展重點

(一)構建一個數字經濟平臺體系。依托大數據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已形成的基礎,不斷完善數字經濟發展智庫,積極對接國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字經濟產業聯盟、阿里巴巴研究院、甘肅省軟件信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甘肅省大數據應用技術行業協會等N家社會組織落戶張掖設立分支機構,搭建數字產業共享信息、培訓交流平臺,打造多個數字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建議,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到2024年,數字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達到3-5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市城投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建立數字經濟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協調機制、制定信息產業鏈招商圖譜。以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鏈為重點方向,確定招商產業、招商對象、招商項目,通過政府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結合,吸引百度、金方達、新華三、金山云、??低暤纫慌鷩鴥戎麛底纸洕髽I落戶我市,圍繞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開發和信息服務業設立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子公司)。聚焦數字經濟領域,以丹霞云為代表,遴選一批發展潛力大的本地企業加大扶持力度,表現突出的優先推薦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甘肅省“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2024年,引進5戶以上產業帶動性強、市場占有率高、影響力大的行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在張掖設立子公司。(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招商局、市城投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落地一批數據專業運行機構。多維發力助推數字產業發展壯大,積極爭取百度、云智信安、網易、螞蟻集團等N家國內知名數字產業專業運行機構帶資金、帶項目、帶專利(百度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基地、云智信安APP專項治理檢測平臺、網易星球數字藏品平臺、網易視頻數字版權交易平臺、鯨探數字藏品平臺或其分基地、分平臺)集中落戶到大數據產業園或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展數據管理、培育數據交易、促進數據流通,打造國內、省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知名度的數字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城投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四)夯實一個數字經濟基礎底座。持續提高網絡承載能力和互聯網出口帶寬,優化全市與省級骨干網絡之間的連接,提升骨干傳輸、數據中心互聯、5G承載等網絡各環節承載能力。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持續擴大千兆光網覆蓋范圍,打造“千兆城市”。加強有線電視700M清頻建設,提升有線電視網絡承載能力和業務支撐能力。推進IPv6規?;渴鸷蛻?,率先實現傳統網絡轉型升級。持續提升4G網絡在鐵路、公路、偏遠山區、旅游景區等地的覆蓋面和網絡質量。圍繞5G網絡等下一輪核心技術補“短板”,全面推進5G網絡建設,實現5G在城鎮、高鐵、高速公路等重點區域連續覆蓋,在中心城區、交通樞紐、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商業樓宇、重點醫院、高等院校、熱點景區等區域深度覆蓋,有序推動鄉鎮及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的室外覆蓋。到2024年,建成5G基站4000個。(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電信張掖分公司、移動張掖分公司、聯通張掖分公司、鐵塔張掖分公司、省廣電網絡張掖分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五)培育一批兩化融合應用場景。實施5G應用“揚帆”計劃,以濱河集團工業物聯網融合、西溝礦綠色智慧礦山、宏源礦業公司人工智能采礦等項目為重點,整體推動重點企業數字化改造。以晉昌源煤業公司數字車間項目為重點,逐步實現從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到安全生產全流程數字化,做到生產安全和效益提升兩手抓、兩不誤。到2024年,建成“5G+”工業互聯網1個、“5G+智慧礦山”示范應用場景3個,全市民爆企業整體完成數字化改造。積極爭取衛星遙感數據中心落地,面向資源環境、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發展衛星遙感應用。推動園區數字化改造,實施民樂生態工業園區5G+智慧園區、肅南祁青工業聚集區5G+智慧園區等數字化園區建設項目,通過園區智慧水電、智慧安防、智慧環保監測等子系統,使園區達到智慧化運營,逐步形成園區數字化配套服務體系。到2024年,創建省級“智慧園區”2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投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 強工業數字賦能工程建設項目

甘肅西溝礦業有限公司綠色智能礦山二期建設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對西溝礦穿孔、采掘、運輸三個環節涉及的4臺牙輪鉆機、5臺電鏟、10臺礦用自卸車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5G網絡的實時指令傳輸、視頻圖像回傳、實現遠程操作、智能運行和無人駕駛。

高臺縣宏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人工智能采礦項目,總投資1900萬元。主要研發建設“1+1+2+N”模式生產管理一體化平臺1個(實現礦井信息采集、生產數據采集、設備信息采集,將各項數據通過平臺轉化為生產指令,聯動生產設備運行),監控監測平臺1個(實現礦山井下、地面及公司、主管部門信息互通),應急預警救援系統1個(實現礦山各類安全隱患預警及緊急救援措施),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監測系統1個(實現紅外感應機電設備的溫度、監測運行時間、收集故障信息、提前預警),智能化采礦機械N臺套(可遠程遙控的電動鑿巖臺車、電動鏟運機、電動自卸式礦車、排水泵、空壓機、提升絞車)。

甘肅濱河集團工業物聯網五級融合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一期建成系統包括MES生產管理系統,ETS追蹤溯源系統,WMS多層級倉庫管理系統,PSMS消費者動銷管理系統。二期建成系統包括CRM精準分銷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會員管理系統(基礎部分),SRM供應商管理系統、種植管理系統。三期建成會員管理系統,整合數據資源搭建濱河集團全產業鏈信息管理系統。

民樂生態工業園區5G+智慧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計劃建設5G+智慧水電、5G+智能安監、5G+智慧安防小區、5G+智慧環保監測、5G+智慧消防、5G+智慧燈桿、5G+智慧垃圾桶、5G+疫情管理系統、5G+高清視頻監控、門禁管理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緊急/公共廣播系統、水電(能源)計量管理系統。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青工業集中區5G+智慧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4100萬元,建設園區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園區智能應用、園區基礎信息化。園區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包含:工業互聯網平臺、智慧園區運營中心IOC建設、IOC領導駕駛艙。園區智能應用包括:5G+智能安監、5G+智慧礦山、5G+智慧環保監測、5G+智慧燈桿、5G+智慧垃圾桶、5G+疫情管理系統、5G+智慧消防、5G+高清視頻監控等管理系統。園區基礎信息化建設包括:架設5G基站7座、綜合布線系統、綜合管路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機房工程系統、其他應用建設及工程施工。

6

張掖市城投公司張掖大數據產業園二期建設項目,總投資180000萬元。計劃建設園區道路工程7條約11.6公里、熱力管網約1.5萬米、燃氣工程約0.8萬米、給排水工程約3.4萬米、供電管網工程約1.25萬米、通信工程約0.94萬米、景觀與綠化工程約10萬平方米等室外配套工程;智能中心單體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共計9幢,均為地上四層,總建筑面積10.1萬平方米;研發中心分為主樓和副樓2幢,主樓地上11層,副樓地上8層,總建筑面積約5.9萬平方米;數字傳媒中心地上28層,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產業園公寓單體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共計5幢,為地上18層,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地下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

7

智慧農業大數據托管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項目一期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產品生產區,內設產品組裝線二條,農業傳感器生產線一條;建成占地1800平方米的產品研發中心一處,內設機電一體化實驗室、電子通信實驗室、農業傳感器實驗室、程序開發室等配套設施及物聯網大數據托管服務平臺一處;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的智慧農業產品試驗、演示區一處。項目二期建設智慧農業氣象站1000座、智慧農業大數據中繼站2000座、占地200畝的智慧農業科技示范園一處。

8

百度人工智能標注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40000萬元。辦公場所總用地10000平方米,建設數據標注實訓中心、數據生產中心和數據交易中心,提供配套軟硬件設施,包括工作室、錄音棚、采集室、采集車、個人電腦等硬件設施,相應的軟件平臺以及產品展廳、員工生活區等配套設施。

(六)設立一支數字產業發展基金。積極爭取省國有資產投資公司支持,研究設立張掖市數字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引入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私募基金等社會資本,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金融支持體系,加大對數字經濟相關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統籌各級財政相關專項資金,依法依規加大對數字經濟發展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要平臺、重要項目、試點示范、專業人才的支持力度,落實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小微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建立覆蓋產業鏈的多元化財稅支持機制。(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辦,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七)打造一個數字產業專家團隊。建立健全數字產業專家咨詢制度,邀請省內外管理學、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建立數字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開展產業規劃指導、項目包抓推進、企業結對指導、產業發展專業培訓等服務活動,強化規劃編制、政策研究、項目評估、投資導向等方面智力支持。依托河西學院、培黎職業學院等本地院校和金山云、丹霞云等重點企業及通信運營企業,分年度、分批次扶持建設3個左右數字經濟產業人才實訓基地、產學研示范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數字產業團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城投公司、電信張掖分公司、移動張掖分公司、聯通張掖分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八)吸納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專業人才。完善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引進體系,將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列入全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完善人才落戶、科研住房、子女教育、就醫看病和交通出行等保障支持。落實數字經濟領域學科帶頭人、技術領軍人、創新創業團隊、高素質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雙聘制”,推進高端、緊缺人才“多點執業”。加大公職人員數字經濟業務培訓力度,提升全市各級干部的數字素養,實施數字經濟進黨校、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行動,提高數字技術使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每年舉辦培訓班1次,數字論壇、展會2次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城投公司、電信張掖分公司、移動張掖分公司、聯通張掖分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進機制。以《甘肅省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為統領,按照“五?!保▽<?、專圖、專責、專資、專策)要求,建立健全市縣區聯動、多部門共同參與的數字賦能協調推進機制,提升數字經濟工作格局。數字經濟領域重大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逐條逐項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進度安排和完成時限,畫清施工圖、標明時間表,解決一個銷號一個,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完善配套政策。依托現有大數據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推動數字產業企業集聚發展,對入駐園區的企業,在用地、網絡使用、辦公場地、人才公寓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實行“一園一策”,針對園區發展重點、難點及政策需求,實行政策措施精準供給。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制定數字產業相關標準,加大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力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強化宣傳引領。充分調動全市通信運營企業和各類企業主體積極參與,利用全市現有的融媒體宣傳平臺,以互聯網思維和全媒體意識,高標準開展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系列專題活動,通過及時報道、展示數據信息產業重大項目、產業鏈建設、產業新技術應用和開發的新進展、新成果、新經驗,營造全社會知曉和參與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融媒體中心、電信張掖分公司、移動張掖分公司、聯通張掖分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提質增效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制定強工業提質增效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2年底,新產品備案數量累計達到18個,較2021年增加2個;認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達到3戶,較2021年增加1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62家,較2021年增加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3家,較2021年增加1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達到7戶,較2021年增加1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認定實現突破;高新技術企業保持在11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0.8%,較2021年增加0.11 個百分點;技術合同交易金額達到30億元,增長7.7%。

力爭到2024年底,累計新產品備案25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達到5個,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0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達到10戶,認定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5%。

二、發展重點

持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質量提升行動。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建“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示范試點園區和示范試點企業,鼓勵引導全市有一定規?;A區域特色明顯,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和品牌培育能力較強的產業園區(集中區)和企業(特別是推動產業鏈“鏈主”企業),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到2024年底,培育認定省級示范試點園區1個、示范試點企業2戶。

(一)圍繞新材料和中醫藥產業,深入推動“增品種”行動。

1.以臨澤凹凸棒石科技產業園為載體,依托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王愛勤研究員團隊,夯實甘肅省凹凸棒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甘肅省黏土礦物功能材料產業企業研究院技術支撐,建立50人以上的凹凸棒石科研專家庫,建成在國家層面有一定影響力的黏土礦物功能材料研究基地。促進資源、資本、人才等要素聚集,加快培育以鏈主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將凹凸棒石新型材料產業功能區打造成全省新材料發展示范區。切實加強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動綜合伴生礦實現分類、分層、分級專業開采,提升伴生礦利用率,礦山初步實現綠色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局,臨澤縣政府)

2.圍繞凹凸棒石產業“336”工作目標,即凹凸棒石產業新落地投產企業3家,凹凸棒石產業產值達到3億元,重點突出發展6個料(肥料、飼料、涂料、顏料、塑料、新材料),依據凹凸棒石產業生態發展路徑圖和產業鏈全景圖,在農業、工業、生態環保、建筑四個新材料應用領域加大產業延鏈補鏈力度。力爭到2024年底凹凸棒石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5億元以上,高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重達到63%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臨澤縣政府)

3.以板藍根、黃芪、柴胡、甘草、大黃等中藥材優勢資源為依托,以張掖經開區和民樂工業園區為載體,重點打造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生產加工企業。推進甘肅河西制藥、張掖金盛中藥飲片、甘肅和順元中藥飲片等骨干企業先進設備和工藝應用,挖掘和傳承中藥飲片炮制工藝,重點發展傳統中藥制劑、特殊飲片及創新飲片。引導全市中醫藥企業與國內大型藥業集團溝通合作,采取股權合作、技術嫁接、轉讓等多種方式,積極引進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張掖,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夯實產業發展后勁。積極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努力提升中醫藥加工企業技術水平。(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民樂縣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1:擬實施的“增品種”項目計劃

1.臨澤縣凹凸棒石功能棉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5000萬元。

2.臨澤縣凹凸棒石伴生礦綜合利用開發項目,計劃投資60000萬元。

3.臨澤縣凹凸棒石高值化綜合利用開發項目、計劃投資50000萬元。

4.臨澤縣3萬噸凹凸棒石高分子環保復合材料加工項目,計劃投資40000萬元。

5.臨澤縣凹凸棒石高性能吸附膠體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6.甘肅益唯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藥食同源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建設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

7.修正藥業醫藥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00000萬元。

8.甘肅生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醫藥技術裝備產業園和科技產業園項目,計劃投資460000萬元。

(二)圍繞化工和冶金建材產業,深入推動“提品質”行動。

1.以4個已認定的省級化工產業園區為平臺,引導企業圍繞煤炭、鹽硝、醫藥、農藥、特種聚合物、復合材料、制氫等產業方向,打造以精細化工為引領,基礎化工為補充,專業化分工明晰、上下游產品配套、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精細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構建連橫合縱、耦合發展的產業共生體系。引導4個化工產業園區結合各自實際,明確發展重點,謀劃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的化工產業改造提升項目,爭取列入省上和國家支持范圍。全面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和機制,各園區緊盯主導產業,突出重點精準招商,加快形成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高臺縣政府、民樂縣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全力實施“三化”改造,改造提升傳統冶金建材產業技術裝備和工藝,延伸產業鏈條,幫助現有鐵合金企業轉型生產特種鐵合金、高純鐵合金、多元復合鐵合金。打造硅鐵、硅錳、硅鉻、鎳鐵、硅鋇、金屬鎂系列產品產業鏈,建設鐵合金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冶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優質、節能、環保型新型建材產品,填補PVC、PE管材、滴灌帶節水材料市場空白,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種類,擴大經營規模,滿足各行各業市場需求。(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3.針對化工園區行業集中度高、專業性強的特點,切實強化安全監管。圍繞園區和企業管理團隊建設,有針對性招聘化工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提升化工行業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進一步健全園區安全生產部門聯動機制,做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控制及隱患排查治理,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督促企業履行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確保各類安全、環保設施長期穩定運行。(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高臺縣政府、民樂縣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2:擬實施的“提品質”項目計劃

1.張掖海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黃體酮、鳥嘌呤項目,計劃投資23086萬元。

2.甘肅云昊科技公司對溴氟苯和對氟苯甲醚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2000萬元。

3.甘肅首途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10萬噸/年焦化粗苯加氫項目,計劃投資18600萬元。

4.甘肅瑞海晟豐貿易有限公司三酸兩堿存儲項目,計劃投資13000萬元。

5.甘肅云昊科技公司苯亞磺酸鈉、?;绶?、噻吩、甲醛基吡啶、氨基三嗪酮鹽酸鹽、二氟二苯甲酮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6000萬元。

6.甘肅豫中明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氨基磺酸、5000噸碳酸乙烯脂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7.張掖恒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嘧啶、1500噸雙草醚酸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

8.甘肅眾合一聯石英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石英基新材料項目,計劃投資40000萬元。

9.甘肅遠東城市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米預制直埋保溫管20萬米電力電纜保護管及10萬㎡浸塑復合防腐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

(三)圍繞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深入推動“創品牌”行動。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持續加大全市農畜產品品牌培育力度,提升主糧主食加工、釀造、肉制品、馬鈴薯、種子加工、乳制品、中藥材、食用菌、蔬菜、紅棗瓜果等10條特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上的“金張掖”品牌形象。支持農畜產品加工企業深度融入全省“甘味”品牌創建行動,加大全市農畜產品入圍《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的培育推薦力度,督促納入目錄管理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商標品牌主體嚴格落實“三品一標”,組織開展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在全國大中城市和主要省區建立展示展銷窗口、建設銷售中心,提升“甘味”“金張掖”優質農產品市場占有率。鞏固奶牛綠色養殖體系、玉米制種、“甘味”食品產業化體系建設成果,把張掖打造成國內最大的綠色奶業和玉米制種基地,構建區域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的典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畜牧獸醫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3:擬實施的“創品牌”項目計劃

1.甘肅興達種業2萬噸玉米種子研發加工檢驗銷售中心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2.甘肅澤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益母草、巷椒全產業鏈項目,計劃投資10000萬元。

3.高臺縣年產100噸葡萄籽皮花青素提取項目,計劃投資12000萬元。

4.高臺縣年產100噸天然辣椒紅色素提取及10噸辣椒堿生產項目,計劃投資24000萬元。

5.高臺縣洋蔥精深加工(500噸洋蔥素提?。╉椖?,計劃投資10000萬元。

6.甘肅天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孕馬血清700噸項目,計劃投資7000萬元。

7.愛味客馬鈴薯全粉二期生產項目,計劃投資18000萬元。

8.甘肅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脫水蔬菜精深加工項目,計劃投資1000萬元。

9.肅南縣祁連山馬鹿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9億元。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大力培育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企業研究院等技術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利用各類技術創新平臺加強與高等院所、科研機構合作,指導扶持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發,加快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技術改造和創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

(二)深化企業技術改造工作。深入推進“1+N+X”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積極培育新材料、冶金建材、化工、農畜產品加工、中醫藥等優勢產業鏈戰略科技人才力量,加強前瞻性研發布局。采用“揭榜掛帥”等制度,在凹凸棒石新材料、低碳和零碳技術等領域,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核心技術。(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三)推動企業標準化建設。鼓勵各產業鏈企業(特別是鏈主企業)圍繞先進技術開展標準研制,通過標準化引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推進企業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制定優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提高標準水平。實施工信部知識產權推進計劃,推動知識產權和產業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布局一批技術創新突出、市場發展前景好的高價值專利,加大知識產權在技術創新平臺、創新示范企業評價及項目建設實施中的評價指標權重,增強企業知識產權能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

(四)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廣普及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鼓勵企業主動對標國際消費品質量標準,幫助企業運用先進方法保障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技術裝備水平,促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對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四類認證的企業,在各項企業考核過程中予以加分。深入開展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挖掘提煉典型經驗,充分發揮標桿企業在質量提升行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質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支持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鼓勵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制造智能化水平,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

強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工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強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工業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合理控制,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進展。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工業節能節水指標。力爭到2024年,全市累計認定綠色工廠16家,綠色產品3個,工業節水型企業8戶。

二、發展重點

(一)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6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和3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加快實施及早投產,積極爭取實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為重點的大型風光電基地項目,謀劃建設外送通道和配套調峰電源,力爭在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爭取更多份額。開工建設肅南皇城、張掖盤道山兩個抽水蓄能電站,推動補選的5個抽蓄項目滾動納規。著力構建風電、光伏發電、氫能、儲能全產業鏈體系,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鐵合金企業依托新能源項目建設,就地消納新能源,進一步提升綠電抵用比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健全重點用能企業監管和“兩高”項目整改。健全節能預警調控機制,及時掌握節能動態,督促縣區和重點用能企業強化節能措施。合理安排和調控重點行業、企業的節能指標,指導縣區加大對高耗能行業、重點用能企業的調度、監控。從嚴從緊從實控制“兩高”項目,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落實國家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指導企業以能效標桿水平為目標開展節能、節水技術改造。落實“三線一單”要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規劃約束,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依排污許可證強化監管執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

(三)推進重點行業及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在水泥等重點行業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產品和裝備,實施原材料開采、加工等流程節能改造,著力提高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水平,降低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強度;在鐵合金行業開展循環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促進全行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有效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削減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積極推進綠色產品、工廠、園區、供應鏈、工業節水型企業等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推行綠色設計,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指導企業按照廠房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開展綠色工廠培育創建。指導工業園區按照布局集聚化、結構綠色化、鏈接生態化的要求開展綠色園區創建。(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專欄1:綠色制造體系培育計劃

1.綠色工廠培育計劃:甘肅昆侖生化有限責任公司、甘肅銀河食品集團公司、臨澤自強棗業公司、張掖市金盛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張掖市金農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丹縣芋興粉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張掖正大飼料有限公司、甘肅天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肅祁連葡萄酒業有限公司

2.綠色園區培育計劃: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3.綠色產品培育計劃:民樂縣天鼎建材公司蒸壓加汽混凝土砌塊

4.工業節水型企業培育計劃:甘肅祥永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甘肅雪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張掖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甘肅雪潤生化有限公司

(四)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督促指導各園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不斷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確保各園區循環化改造的質量和效益。深入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工程,推動企業產品結構、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優化升級,推進能源梯級利用和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加強資源深度加工、伴生產品加工利用、副產物綜合利用,推動廢棄物回收及資源化利用。加強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推動中水回用和廢水資源化利用。加強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設施建設及升級改造,實現污染治理專業化、集中化和產業化,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提升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推行綠色設計,推動工業企業持續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引導企業主動提升清潔生產水平。鼓勵工業企業改造提升重點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藝和設備,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堅決淘汰《國家限期淘汰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工業固體廢物的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名錄》的工藝設備,推廣應用國家鼓勵的工業節能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強工業企業節能節水宣傳力度,大力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廢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等節水工藝和技術。強化工業生產過程中大宗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廢渣等大宗工業廢棄物利用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

專欄2:擬實施的節能降碳改造暨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計劃

1.甘肅電投張掖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2機組提升供熱能力項目,計劃投資3500萬元。

2.張掖市山丹鐵騎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熟料生產線綜合節能技改工程(C3大溫差系統)項目,計劃投資1200萬元。

3.臨澤縣供熱公司鍋爐和換熱站智慧升級改造項目,計劃投資1996萬元。

4.甘肅河西硅業新材料有限公司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項目,計劃投資106000萬元。

5.張掖市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搗固煉焦項目,計劃投資212640萬元。

6.晉昌源煤業公司12兆瓦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計劃投資6547萬元。

7.晉昌源煤業公司加氫處理項目技改工程,計劃投資5675萬元。

8.晉昌源煤業公司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計劃投資1530萬元。

9.晉昌源煤業公司10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2918萬元。

10.晉昌源煤業公司1000Nm3/h高純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1600萬元。

11.晉昌源煤業公司600萬噸/年尾礦回收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計劃投資293000萬元。

12.張掖市云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副腸衣加工項目,計劃投資20000萬元。

13.臨澤宏鑫礦產實業有限公司80萬噸錳鐵低品位金屬伴生難選礦綜合選礦項目,計劃投資25400萬元。

14.張掖市森祥建材有限公司砂石料加工瀝青拌合生產線、新型環保節能預制磚項目,計劃投資6500萬元。

15.甘肅麥祁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飼料深加工綜合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16.潤雨豐節水年處理廢舊塑料及滴灌帶6000噸造粒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17.張掖天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淀粉生產線廢液回收副產白酒項目,計劃投資1400萬元。

18.甘肅祁連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0噸摻混肥、配方肥生產線項目,計劃投資5000元。

19.甘肅肅皖塑業有限公司年產5500噸廢舊滴灌帶及地膜回收再利用,計劃投資1500萬元。

20.臨澤縣宏錦建材環??萍加邢薰窘ㄖY源化利用示范工程,計劃投資2541萬元。

21.臨澤縣10萬噸凹凸棒石高效環保生態農業材料綜合開發擴建升級改造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推動落實。將工業綠色發展與“雙碳”工作協同推進,切實抓好“兩高”項目整改,強化工業節能監察,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實效。(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落實政策支持。爭取國家和省級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碳等方面政策和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營造濃厚氛圍。充分利用“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全國低碳日”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甘肅省節約能源條例》及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文件精神,引導企業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營造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強化園區承載能力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制定強工業強化園區承載能力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民樂工業園區、山丹城北工業園區、臨澤工業園區、高臺工業園區、肅南祁青工業集中區六大園區平臺為承載,按照園區主導產業功能布局,引導和促進與產業相關聯的中小企業、上下游企業和新上項目向園區集聚,加快園區產業布局的整合、優化和提升。進一步鞏固新能源、新材料、農畜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地位,不斷壯大智能終端、數據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大力推進園區管理體制改革,爭取智能制造、大數據、凹凸棒石等特色產業園建設取得新成效。到2024年,每個園區初步形成1-2個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主導產業。

二、發展重點

(一)推動園區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全省關于工業園區改革創新,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托管聯辦縣級園區”改革,“一張藍圖把控+區域評估”“飛地經濟”等制度落地實施,實行“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進一步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全面向園區放權賦能,進一步提高園區建設、管理和運行水平。加強園區發展的統籌協調,強化產業選擇和項目配置的硬約束,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管理。合理確定園區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強化園區間產業鏈的優勢互補和協同聯動。利用“園中園”實現園區的整合提升,形成新的園區工業發展格局,實現產業優化升級。(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全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園區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先行”的理念,強化水、電、路等要素配置,完善工業園區路網、供水、污水處理、集中供熱、固廢處置、應急救援保障等基礎設施,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輻射帶動和綜合競爭力。推行園區內投資工業項目“標準地”“標準化車間”供給,有效解決園區資源閑置和基礎薄弱等問題,為園區企業入駐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創造良好硬件環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引導各類園區錯位發展。按照“一縣一園區”“一園區一主導產業”的原則,結合縣域園區產業發展重點,引導園區差別定位,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縣域經濟產業格局。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為方向,提升農畜產品加工、有色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發展活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動園區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以鏈條化、智能化、終端化為方向,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數據信息等產業,推進戰略性新型產業園區專業化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獸醫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四)提升園區產業鏈水平。結合園區產業基礎,強化全產業鏈供應鏈管理,著力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切實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質量。通過培育主導產業,選定承接方向,構建產業鏈、技術鏈、工藝鏈,促進園區產業特色化、集群化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五)加快推進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化園區5G+智慧應用,打造“管理數據化、應急自動化、設備智能化、服務精準化”的創新型智慧工業園區。通過建設園區綜合監管服務平臺,5G+智慧水電、智能安監、智慧環保監測、智慧燈桿等典型應用場景,實現園區從單點、局部的信息技術應用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進機制。建立健全市縣區聯動、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園區承載能力提升。配優配強工作力量,完善組織體系,加快推進園區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強化工作保障。把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托管聯辦各縣區工業園區作為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的重中之重加以推進。按照市上整體工作要求和進度安排,加強力量調配,明確各項工作紀律,開展督查檢查,確保工作順利完成。(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落實政策支持。爭取省級財政相關專項資金對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產業鏈重點項目等支持力度,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精準服務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服務工業高質量突破發展,制定強工業精準服務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精準化程度、專業化能力和整體服務水平,用高質量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2022年新認定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家,推薦申報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家、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家,力爭2024年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分別達到2家、1家以上,省級分別達到17家、5家以上,市級分別達到35家、20家以上。

二、發展重點

(一)創新開展企業服務活動。組織開展“民營企業集中服務月”“中小企業服務月”“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等專項活動,創新活動形式,注重活動實效,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選拔推薦一批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參加中國創新創業(甘肅賽區)大賽、“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甘肅省選拔賽等大型比賽、展會。深入實施全市“百千萬”創業引領工程,進一步鼓勵中小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創新力度,促進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提高中小企業精準服務能力。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支持中小企業與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新技術推廣等服務,健全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促進科技創新供需有效對接。發揮專家“智囊”作用,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智庫,為全市工信領域內行業規劃編制及發展戰略研究、重點項目申報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等提供專業化服務。發揮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和惠企政策“不來即享”服務平臺作用,提高平臺使用率,提升政策知曉率,實現惠企政策“不來即享”“即申即享”,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主動服務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企業提供創新成果轉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管理咨詢診斷、人員培訓、法律咨詢等專業化服務。(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強化企業家培訓力度。加大對企業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持續舉辦“企業家大講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依托專業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等,邀請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授課,培養一批具有愛國情懷、勇于創新、誠信守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國際視野開闊的新時代企業家。(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四)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完善工作措施,培育服務品牌,合理布局服務機構,重點培育一批運作規范、支撐力強、業績突出、信譽良好、公信度高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鼓勵服務機構降低收費標準,增加公益性、低收費服務類型,促進服務質量及企業滿意度穩步提升,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服務支撐。(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構建精準完善的服務體系。加強對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日常管理,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任務,優化考核指標,引導服務機構持續提升精準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二)搭建高效協同的服務網絡。積極引導各類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機構匯聚智慧力量,持續提高中小企業服務質效,協同推進中小企業服務工作。加強與中小企業、社會化機構等組織的溝通交流,構建企業之間互通有無、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有利局面。(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三)營造積極活躍的宣傳氛圍。強化服務中小企業宣傳力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廣一批示范帶動作用強、服務效果明顯的典型服務案例,為精準服務中小企業、助推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小企業發展活力營造積極活躍的宣傳氛圍。(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健全協同高效的融資服務機制。全力搭建政、銀、企、擔等多方溝通合作平臺,建立合作新模式,合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引導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甘肅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擴大擔保業務、降低擔保費率,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的問題。鼓勵本地銀行機構積極爭取總行信貸政策和資源傾斜,優化信貸結構,推動新增貸款投向工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張掖市中心支行、張掖銀保監分局、甘肅金控張掖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強工業人才引領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022—2025年)》(甘辦發〔2022〕8號)、《張掖市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市委發〔2021〕52號)要求,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制定強工業人才引領工程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鼓勵企業家干事擔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引導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創業創新、服務社會,調動企業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廉潔自律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

(二)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創業便利度和成功率,增強企業家干事創業意愿,堅定企業家信心,穩定企業家預期,切實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二、重點任務

(一)引領人才助力重點產業發展

1.引導民營中小企業聚焦主業謀發展,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力爭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依托智能制造、大數據、凹凸棒石等特色產業園區,深化與蘭州理工大學、甘肅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的交流合作,柔性引進10名左右行業領軍高端專家,組建“行業領軍專家+科研機構高端人才+本地專家人才”的智庫團隊,創建3個左右以頭部企業為盟主、產業鏈相關企業和重點院校共同參與的產學研研究院、產業聯盟,強化產業發展全過程把脈指導,聯合攻關破解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二)激勵人才干事創業

1.緊扣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區多園”發展定位,以人才引領為核心,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為支撐,創新設置場地用房補貼、購房安家補助、孵化獎勵、薪資獎勵等多項特殊政策,配套專家公寓、生活津貼、職業獎補、職稱補貼等“專享”待遇,加快建設創新人才聚集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局,甘州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組織開展集中引才、定向引才、常態化人才招聘、招商引才、張掖籍人才回流等活動,支持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和產業人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委宣傳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局、市工商聯,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3.建立優秀企業家庫,推薦企業家擔任“兩代表一委員”,授予榮譽獎勵,通過電視臺、新媒體等平臺對優秀企業家的典型事跡、創業精神、社會貢獻及時宣傳推廣。推薦優秀企業家參與評選優秀共產黨員、各級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信心,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創造、鼓勵創新的濃厚氛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總工會、市政府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工商聯,各縣區政府)

(三)為人才發展搭建廣闊平臺

1.落實工業突破發展企業激勵政策,支持重點企業創建20個左右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高新技術企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招商引進一批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產業項目、企業家和領軍人才。對引進的企業家及時納入市、縣區人才庫,落實生活補貼、項目扶持等優惠政策,并在市管拔尖人才評選中單列傾斜。(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2.每年選派行政事業單位業務骨干到企業掛職鍛煉,聯系幫扶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推動工信系統“雙向”學習鍛煉。(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招商局)

(四)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

1.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認真解決產權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及時辦理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剖析侵害產權案例,總結宣傳依法有效保護產權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案例。加快清理涉企歷史遺留問題,清理涉企司法訴訟積案,清理涉企債權債務糾紛,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

2.依法保護企業家自主經營權。進一步完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清理涉企收費、攤派事項和各類評比達標活動。進一步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規范行政執法條件,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負擔、減少自由裁量權。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工信局)

(五)加強優秀企業家和人才培育

1.圍繞項目建設、數字經濟、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方向,每年舉辦工業突破發展專業人才培訓班2期以上,著重提升市縣工信系統、工業園區、重點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2.分類建立經營型、科技型、成長型企業家人才庫,精準摸排培訓需求,因材施教,每年組織一批產業領軍企業家赴外學習考察、對接合作。實施“本土企業家賦能壯大行動”,開辦創新型企業管理人才研修班,每年舉辦5期左右“企業家大講堂”、培訓企業家500人次以上,不斷提升本土企業家參與市場競爭和引領企業發展壯大的能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3.依托河西學院、培黎職業學院等院校教育資源,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每年組織一批大學生到企業就業見習,年均訂單式培養熟練工、技工、技師、高級技師600人以上。綜合落實援企穩崗、貸款扶持、創業獎補、職稱資格獎補和職業資格補貼等政策,廣泛引導高校畢業生入園就業。(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河西學院、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開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市工信部門負責全市工業突破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強化人才政策研究和評估,適時修訂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其他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貫徹落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二)壓實屬地責任。各縣(區)要在貫徹落實市級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實際,爭取出臺力度更大、措施更優、服務更好的政策措施。發揮縣(區)密切聯系工業園區和企業的優勢,推行“一線工作法”,整合基層人才工作資源,實現人才服務“零距離”。落實資金保障,將工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納入各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統籌安排,實施穩定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三)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廣泛宣傳工業行業人才政策和制造業人才典型事跡,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的觀念,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制造業人才的獲得感和榮譽感。(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

政策解讀:《強工業穩增長工程實施方案 (2022-2024年)》等十個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亚洲天堂Aaa|日本最黄最色网站|日韩三级片一级毛片|黄色视频一级片免费看

<output id="rfdpd"><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noframes id="rfdpd"><pre id="rfdpd"><pre id="rfdpd"></pre></pre>

<output id="rfdpd"></output>

<p id="rfdpd"></p>

<menuitem id="rfdpd"><p id="rfdpd"></p></menuitem>

<listing id="rfdpd"></listing>

<listing id="rfdpd"></listing>
<delect id="rfdpd"><address id="rfdpd"></address></delect>

<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pre id="rfdpd"></pre>

<address id="rfdpd"></address>

<noframes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menuitem id="rfdpd"><listing id="rfdpd"><address id="rfdpd"></address></listing></menuitem>

<listing id="rfdpd"><p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pre id="rfdpd"><noframes id="rfdpd"><p id="rfdpd"></p>

<output id="rfdpd"><listing id="rfdpd"></listing></output>
<pre id="rfdpd"><p id="rfdpd"></p></pre>

<output id="rfdpd"><noframes id="rfdpd">

<listing id="rfdpd"></listing>

<menuitem id="rfdpd"></menuitem>
<noframes id="rfdpd"><menuitem id="rfdpd"></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