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甘肅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 年)》(甘辦發〔2022〕7號)《甘肅省扎實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甘農發〔2021〕 6 號)及省農業農村廳等3部門聯合印發的《甘肅省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要求,扎實做好2023年全市農村改廁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則,堅持“自愿申報、統籌兼顧,好字當頭、質量優先,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發動群眾、好事辦好”32字工作要求,緊盯全市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2023年目標要求,新建改建農村戶廁5395座【甘州區567座、臨澤縣850座、高臺縣500座、山丹縣780座、民樂縣2300座、肅南縣398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53%,整村推進14個村【臨澤縣勝利村、汪家墩村、蓼泉村、黃家堡村、小鴨村、華強村、花園村、西灣村、土橋村;高臺縣果園村、六一村、天城村;肅南縣皇城村、向陽村】。建立完善“廁污共治”長效利用和管護機制,確保農村改廁后期管理落實到位、設施維護及時到位,避免出現環境污染問題,保障長效運行。
二、重點任務
(一)積極引導農戶主動參與改廁。強化政策宣傳,經過宣傳引導、示范引領等方式,激發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廁所革命”。搶抓農閑時機,廣泛開展宣傳動員、示范引導,讓群眾了解廁所革命政策、健康衛生知識,認識到衛生廁所的好處,逐步養成衛生如廁習慣。深入發動群眾,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引導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把“改不改、如何改”作為主基調,尊重群眾意愿,發動群眾主動投資投勞,參與規劃建設、質量監督、維護運行,讓群眾感受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惠。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投資投勞改造自家廁所,防止大包大攬。組織動員當地能工巧匠,組建改廁施工隊伍,與農戶密切溝通協商,在本村或相鄰村開展改廁施工。采取入戶講解、在廁屋適當位置粘貼宣傳畫等,指導農戶掌握衛生廁所正確使用和簡便維護方法,保持廁所日常清潔、糞污及時有效處置。同時,引導群眾建新拆舊,全面拆除老舊旱廁(土廁),提高衛生廁所使用率,堅決消除新舊廁所并用和新建廁所堆儲雜物棄用現象。
(二)合理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充分考慮鎮村發展規劃和建設實際,采取改造提升、改建達標、配套新建等多種方式,因村因戶合理選擇戶廁改造模式。對污水管網覆蓋到的村莊和農村新型社區、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村莊,建議推廣使用水沖式無害化衛生廁所;對無污水管網覆蓋、沿山地區,相對偏遠、人口分散的村組、階段性居家的農戶,建議推廣使用雙坑交替式無害化衛生廁所。具備改水沖式廁所條件的地方應不降低改廁標準,新建廁所要基本入院,水沖式廁所盡可能入室。
(三)完善信息監管機制。將“甘肅省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平臺”作為廁所革命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式,構建全省農村數字化戶廁基礎檔案庫。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和鄉村振興局要加強協同配合,保證改廁信息真實準確,確保線下臺賬和線上信息數據保持一致,并按時向市委農辦上報《2023年全市農村衛生廁所建設情況調度表》(附件)。各級工作人員要熟練操作使用平臺,村級管理人員要按照改廁進度及時更新數據,完善往年改廁信息,縣鄉管理人員要對轄區內改廁情況特別是問題廁所摸排整改情況及時查閱、審核、督辦,改廁信息錄入人員要保障平臺長期良好運行。
(四)提高改廁技術服務能力。按照“先動員、再培訓、后建設”的原則,大力開展技術培訓,確保群眾在改廁過程中,每村都有技術明白人現場指導。各鄉鎮要組織開展農村廁所建設和維護相關知識技能培訓,確保新參與改廁工作的鄉鎮負責同志培訓全覆蓋,切實提高廣大基層干部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各鄉鎮要組建專家技術服務隊伍,廁具生產廠家技術人員,在改廁現場采取邊施工邊教學方式,加強農村廁所革命技術服務,嚴格落實改廁技術標準規范,解決改廁難題。充分發揮全市改廁技術指導專家隊伍的作用,為各地改廁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服務,及時解決技術問題,交流推廣改廁經驗做法。
(五)抓好改廁質量和施工進度。大力宣傳推廣農村衛生廁所國家標準及《甘肅省農村單罐直通式和積肥式戶用衛生旱廁建設技術規范》(DB62/T 4668-2022),指導縣鄉兩級把好改廁質量關,指導配備專責管理技術人員,劃片包干,明確職責,從廁具選購、模式選擇、位置確定、改廁標準及流程等方面把好質量關、施工關、驗收關,確保建一戶成一戶。加大對廁具企業產品質量監管力度,依法在市內生產、銷售企業中開展農村廁具產品質量(市級)監督抽查,嚴格招標采購程序。落實改廁產品生產企業設備安裝技術指導責任,加強后期維修維護服務。廁所改建完工、群眾使用一段時間后,縣鄉兩級要逐村逐戶組織驗收,檢驗是否達到規范標準,了解群眾是否使用滿意。健全規范村級、農戶改廁臺賬資料,留存改廁前、中、后照片資料,驗收責任人和農戶簽字確認。
(六)鞏固問題廁所摸排整改成效。根據《關于開展問題廁所摸排整改“回頭看”的通知》(張市農函〔2022〕22號)要求,重點針對2022年摸排整改過程中,農戶外出務工有遺漏、未整改和其他新出現的問題廁所,全面抓細排查整改,切實解決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到位、臺賬不健全等問題,整改完成后要認真組織驗收,確保整改到位。對未完成整改的問題廁所,分類制定整改方案,分步驟推進整改,明確整改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臺賬式銷號管理。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廁所,適時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使用正常。健全問題廁所發現整改長效機制,暢通群眾問題反映渠道,定期走訪掌握使用情況,及時收集處理動態問題;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損耗,引導群眾掌握維護方法,自行整改解決;對施工不規范、產品質量不達標而逐漸暴露出的問題,要求施工單位和廁具企業履行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時限,保證整改質量。
(七)強化改廁后續管護措施。堅持建管并重,在管好用好衛生廁所上發力用力。深化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每村至少確定1個公益性崗位,負責廁所維修、糞污清運、管護設施運轉,建立農村戶廁管護標準,做到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形成規范化的運行維護機制。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主體作用,著力抓好廁所糞污收集消納,引導當地群眾組建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服務標準、服務承諾和服務電話,確保設備壞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糞污滿了有人掏,真正把“廁所革命”這項民生實事辦實辦好。運用沼氣式處理等途徑,積極推進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合理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確保后續管護設備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研發推廣衛生旱廁糞污清運機械設備,提高糞污收集處理機械化水平,促進糞肥還田、減輕勞動強度。積極推廣建設鄉村改廁服務站,集中開展戶廁糞污清運、維修維護等服務,保障廁所建成后持續正常使用。
三、工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工作落實。將廁所革命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全面落實市、縣區、鄉鎮村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健全“市負總責、縣區抓落實、鄉村抓具體”的工作機制。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村“廁所革命”的總體謀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考核評估工作,衛健部門主要負責“廁所革命”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等工作。形成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部門組織推動、衛生健康部門技術支撐跟進、相關單位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市上負責抓好各縣區配套資金落實、實施進度、上下銜接、督促檢查,各縣區要切實承擔項目實施和資金投入主體責任,在2022年改廁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和工作協調機制,做好方案制定,資金籌措,指導督促、推動落實;任務落實等工作。鄉鎮和村負責宣傳發動、組織實施、指導服務、運行維護等工作。
(二)完善激勵機制,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行政府定標準、農民自愿按標準改廁、政府驗收合格后按一定比例補助到戶的獎補模式,確保獎補資金合規使用,發揮獎補激勵效應。各縣區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引導農民自愿改廁,重點支持廁所改造、后續管護維修、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根據改廁工作實際,制定獎補方案和資金管理辦法,明確獎補政策適用范圍、獎補標準,實行差異化獎補。要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原則,統籌中央、省級和市級獎補資金,加大縣級財政對農村廁所革命獎補資金投入力度。根據實際制定獎補方案、獎補標準和資金管理辦法,針對不同改廁模式實行差異化獎補,獎補資金不超過改廁成本。對驗收過程中達不到衛生廁所標準的不予兌現獎補資金,直至整改到位、群眾正常使用方能兌現獎補。嚴格落實信息公開、村務公開要求,建立完善獎補政策、獎補標準、資金使用情況等公示制度,確保農民知情權。
(三)強化督查考核,確保改廁實效。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把廁所革命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重要內容,壓實工作責任,群眾使用效果、滿意度作為評價改廁工作重要依據。實行改廁進度一月一調度、兩月一通報。不定期組織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問題整改。及時受理解決群眾舉報電話、問題線索,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對工作落實到位,農民群眾滿意的給予表揚;對措施不力、工作不實、搞虛假形式主義、勞民傷財無效實施或造成負面影響的,由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對相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嚴肅追責問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