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臨澤縣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城鄉統籌發展試點工作,推進社會救助在制度、機制、政策、管理、服務等方面城鄉統籌,努力實現城鄉救助服務均等化,試點工作成效顯著。
縮小城鄉低保差距,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多方籌措資金,在原有城鄉低保占比65.23%的基礎上,農村一二類低保提高兩個百分點,使一類保障標準增加到453元/月,二類保障標準增加到430元/月,達到城市低保標準的67.3%。共為2149戶4052人每月增加調標資金53083元。
打破戶籍壁壘,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認真開展摸底排查工作,按照城鄉低保條件和程序認真審核確認,將在城區居住的易地搬遷脫貧戶26戶66人納入城市低保;將在城鎮居住的農村戶籍23戶35人納入城市低保;將長期在本縣生活的外縣區戶籍3戶3人納入城市低保;將長期在農村居住的城鎮戶籍家庭4戶13人納入農村低保;共增加保障對象53戶116人。為在城鎮居住的56戶87人農村戶籍人員按照城市居民生活標準辦理臨時救助,發放救助資金35.9萬元。
簡化申報審核程序,保障措施更加便民。對急難型臨時救助打破戶籍限制,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避免了困難群眾從居住地和戶籍地兩頭跑的現象,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縮短了救助時限。啟動向常住地提出低保、特困人員等社會救助申請程序,由常住地鄉鎮負責受理審核,對申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情況開展調查,戶籍所在地予以配合,對符合條件的提供相應救助幫扶,使救助更加及時、便民高效。同時,還使過去的既有城市戶籍、又有農村戶籍的家庭,在經常居住地得到救助保障,既解決了人戶分離問題,又能更好地實現社會求助按家庭保障的目的,真正做到按戶施保,使保障對象更加全面精準。
(臨澤縣民政局???安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