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期:2023-08-25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染色工藝,它以獨特而奇妙的美姿,根深蒂固生長于民間,點綴著我們的生活。為豐富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增強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環保意識,8月24日,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布期而遇 創意扎染”科普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現場讓青少年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中國非遺手工技藝的魅力。
活動中,志愿者導師通過兩段有趣的小視頻,初步讓大家了解了扎染的淵源以及各種花色的扎法。動手環節,大家按照志愿者導師指導的技藝手法,利用玻璃珠、木夾子、橡皮筋等扎染工具,根據自己的喜好,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對方巾進行扎、綁、綴、夾等多種形式的組合,以布為紙,染料為筆,布里生“花”,在方巾上扎出了一個個姿態各異的布結,然后染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讓顏色充分浸泡上色,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在等待扎染作品上色的過程中,家長和小學員們跟隨志愿者登上濕地觀鳥塔,俯瞰整個國家濕地公園的美景;走進4D科普影院,觀看驚險刺激的4D電影,大家紛紛表示:今天解鎖了張掖濕地博物館的新玩法,對博物館的喜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經過放置固色后,大家迫不及待拆開自己的作品,如“拆盲盒”一樣激動,繽紛的色彩碰撞出令人驚嘆的美麗,圖案花紋自然天成卻又別具一格,孩子們興奮地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著這次奇妙的體驗。
此次扎染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環保教育相結合,讓青少年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給予大家以美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讓大家在學與做、看與玩兒之間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藝術之美。同時,培養家長和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倡導大家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