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丹縣供銷聯社日期:2023-09-18
年來,山丹縣供銷聯社緊緊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扎實推進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加快織網補鏈,逐步優化縣、鄉、村三級網絡格局,全面提升流通服務現代化水平。
一是依托項目,高標準建設縣級流通體系。積極與縣農投公司合作,利用雙方現有資產和場地(供銷社下屬碧原蜂業公司展銷大廳和農投下屬邦農公司城東糧油市場儲備庫),建設山丹縣集采集配中心,總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其中日用百貨庫1600平方米,果蔬生鮮庫1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場地改造和貨架安裝,預計明年4月可投入運營。全力爭取建設山丹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園(山丹縣供銷社農資儲備配送中心項目)一期項目,目前已根據重新選址完成可研報告批復,并通過2024年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省級審核,正在積極向國家發改委推送。主動與縣商務局合作,建設山丹縣快遞物流配送中心,購置智能化快遞分揀設備1套。在城區整合“四通一達”、極兔快遞入駐中心,建成48個快遞驛站,充分發揮郵政、供銷、電商網點基層優勢,整合改造快遞綜合服務站點111個,初步形成了以郵政為主,“四通一達”和極兔等快遞為補充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實行“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中轉、統一配送、統一服務”,打通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最大程度降低快遞物流配送成本,解決農村快遞配送難題提升城鄉快遞配送標準化、智能化、集約化水平。
二是立足實際,全方位配置社區便民網點。隨著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以及土地流轉、教育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等多種因素疊加,促使大量的農村人口向縣城流動,“籍在人不在”現象大量存在,村莊“空心化”問題日益嚴峻。2022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4.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4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7.15%,農村人口6.33萬人。為方便進城農民群眾日常生活,先后在縣城銀海家園、仁和小區、瑞景新城、萬恒錦繡園、盛泰苑、朝陽A區、東方小區、伊和園、陽光花園、綠城山水等小區設立便民服務店14個,主營生鮮蔬菜、糧油副食、休閑小吃、日化用品等。與省農資公司合作設立山丹農資分公司1個,建設惠農服務平臺2個,進一步夯實了供銷系統為農服務的組織體系,服務功能日益增強。
三是因地制宜,高效率推進鄉村網絡建設。在已建成縣域集采集配中心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鄉、村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形成以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網絡體系。在全縣八個鄉鎮政府所在村建設鄉鎮綜合超市8個,目前已建成大馬營、李橋、老軍3個鄉鎮綜合超市;規劃在全縣111個行政村設立村級綜合服務店,先期對具備條件的清泉鎮南關村、城北村、東街村,位奇鎮四壩村、蘆堡村、新開村,東樂鎮城東村、山羊堡村、西屯村,陳戶鎮岸頭村、范營村,大馬營鎮花寨村、磨灣村,李橋鄉河灣村、楊壩村,霍城鎮東關村、雙湖村;老軍鄉硤口村、豐城村等50個村級便民網點進行改造提升,其他村根據實際人口分布情況和快遞物流配送網點布局情況,整合一批村級便民商店10個以上,為村民提供油鹽醬醋、小食品、日雜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保障農村居民就近便利消費和基本生活服務。同時,在縣城和諧步行街、蘭州市城關區建成山丹農特產品館 2個,在東樂鎮五墩村,位奇鎮新開村、朱灣村,陳戶鎮陳戶村,大馬營鎮花寨村設立村級綜合服務社示范社5個,推進了城鄉配送體系建設。
四是創新服務,盡全力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與山丹縣寰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設縣級電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將我縣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手中的特色農產品集中起來,上接供銷e家、京東、淘寶,下連新建的基層供銷社和村級服務網點,把山丹羊肉、山丹四珍、南瓜、黃參等百余種農副土特產品以“山丹百花池”為品牌銷往全國。鞏固歷年來農特產品對接活動成果,擴大碧原蜂業公司、祝福油脂公司在中國(甘肅)供銷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會已簽訂采購合同的履約率。積極組織系統內的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參加青島“甘味”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藥博會、蘭洽會等各類展銷會、對接會10余場次,邦農公司與青島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公司簽訂1000萬元洋蔥、馬鈴薯供貨意向性協議,碧原蜂業公司與河北藥興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企業簽訂560萬元的蜂蜜供貨協議。
下一步,山丹縣供銷聯社將切實把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當作促進山丹供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助推器,提振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全力打造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不斷推動山丹縣供銷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