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濕地博物館自2013年8月開館以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和科學普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關于科學普及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積極發揮博物館功能,彰顯特色、提升品質、助力文旅、賦能發展、惠及人民。堅持群眾性、經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則,廣泛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教育、生態科普教育,普及生態科學知識,滿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為筑牢國家重要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做出了應有貢獻。
黨建引領,守好科普底色
政治理論與業務知識同學習共提高。以提升黨員干部能力素質為目的,以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為抓手,強化理論武裝,豐富學習形式,提高學習質量,堅持學用結合,提升學習效果,激發全體干部職工學習活力,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保理論武裝全覆蓋,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政治理論水平。狠抓業務知識學習,筑牢理論基礎,努力提升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共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發揮黨建工作的領導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兩手抓,兩手硬”。進一步凸顯黨建“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功能,全面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積極探索新時代加強黨建工作的新方法,主動把黨的建設融入業務工作,找準結合點、選好切入點、抓住著力點,精心培樹“生態衛士·科普先鋒”黨建品牌,以黨建引領生態科普。組織領導與制度機制同強化共發力。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把黨建品牌建設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工作來謀劃,明確責任,分解任務,制定時間表,繪出計劃圖,定期研判黨建品牌建設情況,評估黨建品牌效用效應,確保黨建品牌創建效果。強化機制落實,建立健全黨建品牌建設制度機制,提升品牌建設的保障力,以品牌創建提升科普服務水平、提升品牌影響力,把特色品牌經驗延伸拓展到黨建各個領域。努力將博物館打造成為“生態科普知識宣教廳,生態建設成果展示廳,生態文明城市會客廳”。
固本培元,鍛造科普隊伍
展教并重,建起科普矩陣
張掖濕地博物館自建成開館以來,始終堅持展教并重,在全面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展教內容,開發活動課程,常態化開展各類科普宣教活動,展教效果不斷提升。
展示高端,打造智慧場館
活動豐富,創建科普品牌
館校聯動,形成大科普格局
采取“基地+”科普模式,與省內高校、中小學校、社會機構合作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共享科普資源,互學互鑒,取長補短,推動形成大科普工作格局。先后合作開發《張掖濕地鳥類》《濕地—生命的搖籃》《濕博探秘》等特色科普課程,共同舉辦“畫墨鳴濕地”“愛我張掖,愛護濕地”等書畫作品展和“自然筆記大賽”等賽事活動。
張掖濕地博物館先后被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單位評為“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國最美十大濕地場館”“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省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甘肅省歷史再現工程示范性博物館”“甘肅省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省級巾幗文明崗”,市級“勞動先鋒號”、張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掖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市級“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張掖市“優秀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今后,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心,團結奮斗,進一步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與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場館陣地優勢和科普資源優勢,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